太倉墨妙亭簡介、太倉墨妙亭旅游攻略
美麗、好玩的太倉墨妙亭
1、太倉墨妙亭旅游攻略及景點簡介:
現(xiàn)墨妙亭所在地為張溥故居學(xué)山園舊址,雖為重建,然飛檐凌清虛,回廊搖花影,小憩美人靠,恍然入妙境。門窗與座基,或雕得拙樸簡潔,或塑得栩栩如生,皆古意綿綿,疑為舊建。
亭前,蟠槐流溢翠色,羅漢松如護亭門神。此處臨水而建,可憑欄眺望,湖水一碧,白鵝浮其上,四周湖邊,或楊柳枝依依,或迎春花燦燦,右有墨浪橋,左有扇形軒。亭前湖畔的石欄,是孔廟月亮池的舊物,令人發(fā)思古之幽情。
亭內(nèi),“墨妙亭”三字為本邑丹青大師朱屺瞻手筆。當(dāng)?shù)仃人尥蹙蠢舷壬€撰寫了“墨妙建新亭,點綴園林景色;文明耀古園,發(fā)揚藝術(shù)光輝”的楹聯(lián),為已故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左筆。亭內(nèi)抱柱楹聯(lián)為潘景鄭撰文,沈抱一所書,上聯(lián)為“墨痕垂婁水,長護新亭同仰之”;下聯(lián)為“妙跡傳鷗波,遠珍遺范式高風(fēng)”。
相關(guān)背景:據(jù)地方記載,該亭原址在城北的淮云寺中,此寺為元代浙江軍器提舉官顧信舍宅為寺的。顧信與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私交甚厚,曾拜趙為師,潛心書法。其辭官歸故里太倉時,趙孟頫為其臨別贈書,寫下了《歸去來辭》與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兩幅墨寶相贈,顧信如獲至寶,回太倉后即勒石供之,筑亭翼之,起名為墨妙亭。
1983 年 3 月,移至此重建。重建的墨妙亭后壁嵌有按明代拓本重刻的趙孟頫《歸去來辭》碑,與唐褚遂良《枯樹賦》,以及趙書《重建海寧禪寺》碑等石碑九塊,頗得原碑神韻。
關(guān)于《歸去來辭》碑的故事:
相傳明閹黨魏忠賢專權(quán),其黨羽蘇州巡撫毛一鷺在山塘為其造生祠,嚴(yán)令太倉送趙書碑刻,太倉人不愿白白相送,又迫于其淫威,最后在當(dāng)?shù)貙W(xué)政陸應(yīng)麟等商議下,想出了敲斷碑刻,以保留碑刻的辦法,因碑已殘損,才得以保存。清代時,此碑移嵌于孔廟大成門壁間,文革時,斷碑又不見影蹤, 80 年代初,普查文物時,才發(fā)現(xiàn)一段作了洗衣石板,一段充作了豬欄墊板,卻幸存了下來。
相關(guān)信息:太倉墨妙亭天氣、太倉墨妙亭簡介(http://www.7782m.com/taicangmomiaotingjianjie/)
2、太倉墨妙亭門票信息:
暫無信息
3、蘇州墨妙亭交通概況簡介:
市內(nèi)可乘公交110、115到達弇山園,步行即可。